恆春半島富含多元的文化與自然聲音,恆春民謠、排灣古調、獨立音樂等等都是這片土地孕育出的聲音,火箭人團隊於2018年起開始發展地方聲音資料庫、音樂創作與音樂節慶,期許半島能夠成為一座世界音樂的小島,吸引各地的音樂人來此定居共創。

半島歌謠祭

恆春民謠走過1970年代陳達的傳奇故事,蔚為台灣許多音樂人所景仰,爾後恆春民謠與滿州民謠協會致力於民謠傳承教育,直至2015年台灣文化部認定半島歌謠為台灣重要傳統無形文化資產,先後推崇朱丁順、張日貴以及陳英三位為人間國寶,半島歌謠重新燃起了一片曙光。2018年正式轉型的「半島歌謠祭」便是賦予這樣的使命,從文化紮根、音樂共創到世界音樂,期許走上的不是主流樂團與流行音樂的道路,而是融合文化使命、世界議題、傳統轉型的「世界音樂」的可能性。

指導單位:文化部
主辦單位:屏東縣政府
執行單位:里山生態有限公司
策展單位:火箭人實驗室

島上寫歌紀錄片

2012年獲文化部頒訂為人間國寶,張日貴阿嬤能夠信手捻來彈唱滿州民謠,始於從小依偎在媽媽的身旁耳讀目染,熟悉的一曲牛母伴,成為阿嬤傳唱了一輩子的歌謠。「我出世就愛唱歌」,一句娓娓道出阿嬤的心聲,儘管從小因家裡困苦無法上學而不識字,卻在傳承民謠的教育工作上漸漸能識字看詞,亦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滿州歌曲。

點擊觀看紀錄片

補助單位:文化部
出品:屏東縣滿州鄉民謠協進會
執行統籌:火箭人實驗室
導演、製作:階梯影像製作
製作、企畫:屏方根文化有限公司

老調新聲

老調新聲是團隊於2018半島歌謠祭所發起的音樂創作活動,鼓勵國內外優質音樂人到恆春駐村創作,其間與恆春半島民謠傳藝師共同學習民謠與彈唱月琴,並重新改編傳統民謠與流行音樂。點擊以下藝人聆聽「老調新聲」作品。

渥美幸裕(日本)
桑布伊(台灣)
你太白了去曬黑(台灣)
Summer Hsu(台灣)
何英偉(香港)

指導單位:文化部
主辦單位:屏東縣政府
執行單位:里山生態有限公司
策展團隊:火箭人實驗室

vuvu的聲音

古謠承載了祖先智慧和神話故事,藉由歌曲唱出生活點滴,可以訴說獵人勇士的驍勇、豐年慶典對祖靈的懷念與敬意,或是傳遞戀人間的愛慕之情,歌謠成為傳承文化和母語的重要載具。泰武鄉公所圖書文物館將「古調留聲」書中所收錄的歌曲,製作成「vuvu的聲音」網路專輯,邀請大家來聽見耆老們的歌聲,感受濃烈情感的生活文化。

點擊聆聽泰武部落傳統歌謠

委託單位:泰武鄉公所

滿州聲音博物館

團隊於2019年起開始與文化部合作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,第一波團隊進入滿州採集24位耆老的聲音,利用街聲(street voice)建立滿州聲音線上資料庫;第二波進入泰武排灣部落,將六個部落的古調建立資料庫。2021年滿州資料庫為美國漫威電影作曲家所使用,重新編曲創作與半島歌謠祭演出。團隊期許半島聲音成為創作媒材,讓各式的藝術家認識這片土地,並追求大膽創新。

點擊聆聽滿州民謠

補助單位:文化部
委託單位:屏東縣滿州鄉民謠協進會
規劃團隊:火箭人實驗室